分类 笔记 下的文章

接近14年底的时候我刚从西藏和尼泊尔回来,那时候我一直在筹划一个好课网的 互联网学习平台,在淘宝上做了0.5套 高水平的ps课程,那个时候我自己有点隐忧,觉得自己内心并没有充满了信心,其实就是感觉还没到。

那个时候想到一些点子,想做一些爆款小游戏,比如说我之前跟你提到过的 摇手机打boss 那个概念,因为我希望可以先做点小游戏做些流水出来,之后再考虑做大,做纯互联网的公司,因为互联网太难做了,需要把盘子做很大,而前期发展又非常耗钱,并且我找过一些程序的朋友,他们都委婉的拒绝了,或者答应了又没音信了,找了一些做过ios游戏的朋友,也给的是冷水。 而刚刚好这个时候,soki的一个朋友小艾 ,突然问我 在做什么等等并且拉我出来聊,soki这个游戏创业的事情。

我首先认为我是做设计的,做游戏美术并不擅长,并且带上了我认为我能做和不能做的部分,比如说那种超级写实,中世纪,超级立体等等,我说我做不了,但是我可以做各种酷炫,设计感好的游戏。 他当时看了看和我强调他很看重游戏的UI设计等等,可能也是因为他一贯在互联网公司的原因,我们聊的比较来,我们都比较认同剑走偏锋这样的价值观。 所以我就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做,当时他跟我谈过所谓的待遇或者未来可能有的报酬 大约什么一年30多万吧,股权15% 这样。我当时其实没太感冒,我是直接告诉他 可以先开始合作一段时间,就这样一直给他免费干到第二年看到你。 这个部分有几个点:

  1. 我觉得soki和我的大方向比较吻合,而且他在钱这个问题上,比我更有注意力,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软肋是财务方面,所以我觉得如果和他一起创业,至少可以让我在这方面得到进步。
  2. 我不够自信,不觉得自己做公司可以成功。
  3. 做好课网遇到压力和瓶颈,有一些想要逃避
  4. 对于当初那些泼冷水和不认可我做小游戏的人,我刚好这个机会可以证明自己 (为了创业而创业)。

- 阅读剩余部分 -

"QuartzComposer并没有传言中那么方便,FramerJS更令人惊喜。"

Spy_feature.jpg

最近在负责一款SpyCamera的设计和交互,因为本身这款软件是一个非常小众而又轻量级的小应用,在众多竞争者中除了核心的功能安排外,能够进行差异化设计的就只有视觉设计和交互设计了。 在视觉设计这部分我把ICON和UI视觉全部重构了一遍,在重构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去贴合安卓5.0的设计规范来获得谷歌一定的推荐流量,所以把整个视觉设计的相对轻、薄、简,这时一个优秀又有特色的交互就显得更有吸引力了。

加之之前看过一些关于QuartzComposer的介绍,总算找到一个机会好好花点时间来琢磨一下交互设计的实现部分。 首选当然是已经让我激动已久的QuartzComposer ,上手还真不轻松,在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然后一步步的安装和尝试。

资料传送:

官方资料 (图片演示和DEMO文件下载)

CSDN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比较细致的中文说明)

苹果官方的指导文档  QuartzComposerUserGuide.pdf

豆瓣上的新手上路

Github上的新手上路  quartz-composer-and-origami-tutorial-button-animation (英文)

知乎上 几款 高保真交互设计软件的对比

- 阅读剩余部分 -

"当自己的目标非常遥远和困难的时候,更需要克制自己的内心,平衡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放慢心境,在正确的方向上稳步前行,这一切,都是为了更有效率的去达成那个最遥远的理想。"

近期解决了几件大事,之前的RunPuppyRun游戏重构和优化的工作完成以及新版本上线,原画师(概念设定)一职的招聘和选定人选,以及团队的优劣势发觉以及协作的磨合。 写在今天是因为总算把原画师一职顺利落定,在组织完部门小会之后的现在我才可以静下心来写一写最近的感受。

- 阅读剩余部分 -

“一次细致深入的整理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在具体工作中能直接带来的效果,更多的是帮助我在思考的过程中更加明晰目标,判断方向以及正确的做减法。”

正在整理着手头的RunPuppyRun 的 Artwork Resource Total List 以及 参考项目 KiwiDash 的 Artwork Resource Total List,想到一些比较重要的点,所以写下来。 因为着实没怎么做过游戏,特别是没有深入的从头至尾的参与过完整的游戏项目,在当下继续深抠RunPuppyRun这个项目时,遭遇到一个很大的瓶颈就是欠缺细节的洞察和贯彻执行能力。 在今天之前我们花了足足两周多的时间来进行项目重构,技术代码重新写了一遍,UI也全部重新画了,角色动画也一直在调,但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我们多次开会讨论并试图去找到我们的核心1+X,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和交互数据,我们用了各种办法去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当然包括下面这张用户的交互层流转分析。 Run_Data.jpg

- 阅读剩余部分 -

“告别了短暂的休息后,重新认识的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着自己未来的道路,我们心照不宣。 对于未来可能要发生的一切,我们也有着默契,道不同,却可相与为谋。”

这是从3月份来到广州后的第一个月,接触了很多道不同,却需要相为谋的人,经历了一些难以调和的事件,做了一些难却果断的判断。 抵达广州的第一天是凌晨2点,小伙伴们就开着租来的车接我,见面那刻我还没缓过劲来,一切都感到陌生,直到进了客厅吃了那碗炸酱面,感觉心情平复了许多,也慢慢的开始活起来。当晚便和 许 喝到了夜里,也在酒桌上了解了对方,知道了,是谁,有什么,为什么。 和去年的设想规划有很大出入,这是3天后我才知道的,之前一起合作的技术掉链子不来了也没冲劲了,想要拉入伙的牛人策划因为家庭原因也婉言谢绝了。在我面前的这个 策划许 完全是个空降兵,好在一顿酒已然拉近我们的距离。只是想象中,那个大神级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了现在这位半路出家的新伙伴,难免让人有些质疑。 尽管如此,希望还是有的。因为在3天后,还有一个很有想法和文学功底的文案策划要过来,据说还是个川妹子,想想也是极好的呢。 事情的发展总是要出人意料,理想总是被覆灭,好在生活也总能给我们一些意外惊喜。 只是没想到,这川妹子的吨位竟如此之高,令人不得不感叹,造化弄人。 这几日是很闲散的,直到新的两位继续加入我们的团队,进行“试合作”,我们开始了相对紧张的工作,而最为紧张的,就是会议之中,我们竟可以为了说明对方是错的而浪费整整半天的时间。而症结点就在于,当我们探讨一个问题的时候,你究竟持有的是开放性的思路,提供建设性意见,还是以封闭思路,以旧有经验来否定当前探索。 当然了,后者唯一的价值就是,如果死亡,那他将会加速这一过程。 在几日争论和无奈以及忍让后,在我们还没来得及在紧张的气氛中去真正了解他之前,他选择或是被选择,离开了团队,带着他的案子,和坚持。 而幸运的是,这个过程中,我和小伙伴们更加认清了自己,在慢慢的磨合中,我们擦出了星光般的火花,微小却让我们彼此交心。火柴和石头本没有交集,但只要放开自己和对方真正的碰撞,在某个未知的时刻,或许就能点燃熊熊的烈火。 告别了短暂的休息后,重新认识的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着自己未来的道路,我们心照不宣。 对于未来可能要发生的一切,我们却也有着默契,道不同,却可相与为谋。